王武荣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98.9-2002.6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获学士学位
2002.9-2007.12 上海交通大学,车辆工程系,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1-2010.1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后
2010.2-2011.2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2011.3-2016.2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16.3-至今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出生年月1979年5月,福建上杭人,现任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工系教学系主任,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专家。曾荣获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实现了上海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零的突破,主持课程《汽车白车身成形制造全流程虚拟仿真实验》2021年获认定为上海市一流课程并推荐为国家级一流金课,获2018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宝钢优秀教师,2021年事业单位记功人员。
主要从事汽车车身用金属板材成形技术和汽车结构安全设计研究。建立了双相高强度钢板剪切失效预测模型、方法和技术,提出了碰撞仿真中汽车点焊失效基准判别方法及并发明授权相关专利技术,发明摩擦耦合变形试验方法解释了高强钢成形中模具拉毛萌生机制。承担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和特殊资助项目各一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超高强度双相钢薄板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切向韧性断裂行为,资助号510051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先进高强钢板成形中摩擦行为及拉毛损伤机理研究,资助号:51475280)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项目一项(稀土耐蚀管线钢浪花飞溅区腐蚀行为的原位研究,资助号42276214);连续获得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四项重点项目资助;完成宝钢、上汽通用、上汽荣威、吉利、凌云中南工业、西南铝等企业四十几项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项目。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EI收录90余篇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出版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