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智能制造加速迭代、产业链协同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中韩作为亚洲乃至全球机械制造领域的核心力量,深化双边合作成为推动行业升级的关键路径。2025 年 10 月 29 日至 30 日,“2025 中韩机械制造企业交流会(上海站)” 重磅启幕,釜山市机械协同组合(韩国)分别与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展开专项对接,通过 “协会对话 + 企业联动 + 实地参访” 的全链条活动,构建起中韩机械制造领域的精准合作桥梁,为双边产业协同注入新动能。

30日上午,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会长、中数复新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新开在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热烈欢迎釜山市机械协同组合会长成耆仁一行来访。

釜山市机械协同组合理事朴正浩及20家会员单位代表(涉及模具设计、加工、检测等领域), 协会副会长、上海允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宫博雷、副秘书长董淳、会长助理单玉洁,活动支持单位:青岛启盛龙国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成文、部长姜淑秀参加了活动。


在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会长彭新开的带领下,釜山市机械协同组合会长成耆仁及20多位中韩企业嘉宾参观了协会发展展示区、合作企业成果展区及中数复新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果区。

中数复新全面升级的EDM自动化生产线,该生产线以高效、精准、安全为核心,通过AI大模型和自动化技术结合,为客户带来了产能提升50%+,人工成本降低80%,加工精度达±0.005 mm,全流程数据追溯,多重安全保障的显著效益,引发韩方代表浓厚兴趣,不少人驻足拍摄记录。

参观结束后,活动转入室内对接环节,由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副会长、上海允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宫博雷主持。宫博雷以“模具技术: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石”为开场,深刻阐释本次交流对接的意义:“模具是'工业之母’,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品质模具。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具生产国与消费国,韩国在精密模具设计、模具表面处理技术上具有优势,双方的合作不仅能提升企业竞争力,更能推动全球模具产业向高精度、智能化转型。”

随后,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会长彭新开致欢迎辞。他从中国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切入:“近年来,中国模具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2024 年高精度模具占比已达 35%,较 2020 年提升 12 个百分点。上海市作为中国模具产业的核心聚集地,拥有模具企业超 800 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 42 家,在汽车覆盖件模具、电子精密模具等领域形成优势。”
针对中韩合作,彭新开提出具体方向:“韩国模具企业在多型腔模具设计、模具寿命提升技术上的经验,值得中国企业学习;而中国广阔的应用市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也能为韩国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期待通过今天的对接,双方能在技术联合研发、模具进出口贸易、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达成合作。”

釜山市机械协同组合会长成耆仁致辞: 1962年成立的釜山市机械协同组合,有384家会员企业,上海是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28 日我们在“2025 汉诺威上海工业联展”上重点考察了中国企业在智能产线集成、高精度模具研发、3D 打印产业化应用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多家参展企业展开初步交流,不直观感受了中国工业制造的技术实力与市场活力,今天我们在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聚焦模具技术,更是精准契合了韩国企业的需求。釜山市模具企业在半导体封装模具、医疗器械模具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其中某会员企业生产的半导体模具,已为三星、SK 海力士提供配套服务,期待能与上海模具企业展开技术互补合作。”
为帮助双方企业快速找到合作切入点,釜山市机械协同组合与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分别展开协会资源解读。
釜山市机械协同组合理事朴正浩重点介绍模具领域的专项服务:“我们针对模具企业推出‘技术诊断 - 市场匹配 - 政策补贴’服务包 —— 企业若有技术难题,可申请协会的专家团队进行免费诊断;若想拓展海外市场,协会可提供目标市场的需求分析与潜在客户对接;此外,韩国政府对中韩模具合作项目提供最高 30% 的研发补贴,我们会协助企业申请相关政策。”

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副秘书长董淳介绍了以协会模具技术为中心,聚学术交流、技术创新、行业发展于一体,凝聚了国内众多家相关企业及国际知名企业300多家加盟,集聚100 多位来自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研究所及业界著名专家等方面资源概况。并详细梳理中方协会的服务体系:“协会构建了‘三大平台’支撑企业发展:一是技术创新平台,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模具研发中心;二是市场对接平台,每年组织‘上海国际模具展’,吸引全球 500 余家企业参展,为企业提供展示与洽谈机会;三是标准服务平台,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董淳副秘书长特别补充:“针对此次与釜山市机械协同组合的合作,后续将为双方企业提供‘一对一’的需求匹配服务,确保合作落地见效。”
上午 11 时,双方模具技术领域合作的签约仪式如期举行。釜山市机械协同组合会长成耆仁与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会长彭新开共同签署《中韩机械行业(模具技术领域)合作备忘录(MOU)》。这份备忘录聚焦模具技术,明确三大合作重点:技术联合研发:针对模具高精度加工、寿命提升等共性难题,组织中韩企业联合攻关,共享研发成果;产业链协同:推动中韩模具企业形成 “设计 - 加工 - 检测 - 服务” 的产业链配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效率;展会与培训:联合举办 “中韩模具技术论坛”,组织双方企业参与彼此的行业展会,开展模具技术专项培训。



签约后,彭新开会长表示:“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培育下,今天签约这粒种子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签约仪式结束后,活动进入自由洽谈环节。中韩企业代表按 “需求匹配表” 交流,现场氛围热烈。


下午 ,中韩嘉宾在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秘书长程道来、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副会长宫博雷、副秘书长董淳的陪同下,前往上海毅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作为国内模具增材制造领域的科创标杆,毅速激光以 “六位一体” 的业务布局吸引了嘉宾们的高度关注。


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秘书长程道来对釜山市机械协同组合会长成耆仁一行来访上海毅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加强中韩企业交流合作,促进中韩双方企业更好发展。


在企业展厅,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副会长、上海毅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利军详细介绍业务模块:“我们已构建‘打印设备 - 打印材料 - 打印工艺 - 打印服务 - 增减协同 - 打印工厂’的完整闭环 —— 自主研发的‘YS-1000’金属 3D 打印机,专为模具制造设计,可实现模具随形冷却水路的一体化打印,使模具冷却效率提升 40%;自主研发的模具专用金属粉末,纯度达 99.9%,适配多种打印设备;此外,我们还为企业提供‘增材制造 + 传统加工’的增减协同服务,帮助模具企业快速转型。”

在生产车间,嘉宾们近距离观察毅速第三代激光模具E3-420、 E3-520的3D 打印专机运行过程。韩国釜山市机械协同组合会长成耆仁仔细查看打印完成的模具样品:“随形冷却水路是模具制造的关键难题,你们的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对韩国模具企业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交流环节,中韩企业代表围绕 “3D 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成本控制”“模具增材制造的标准化” 等议题展开讨论。毅速激光技术总监赵波还现场演示了 3D 打印模具的性能测试,其优异的冷却效率与使用寿命赢得了嘉宾们的一致认可。

为期两天的 “2025 中韩机械制造企业交流会(上海站)” 在上海毅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访结束后圆满落幕。

此次中韩协会专项对接活动,充分彰显了中韩双方深化产业协同的共同意愿。未来,随着合作备忘录内容的逐步落地,以及更多企业级合作项目的推进,中韩机械模具制造行业必将在 “智造同行” 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共同书写 “共赢未来” 的产业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