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企校联动,产学研融合。6月11日上午,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开展的“示范企业进高校”对接交流活动在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奉贤校区进行。

出席此次活动的主要有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副校长、科协副主席王向红、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会长、中数复新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新开、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秘书长、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程道来、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副秘书长董淳、上海浦东新区现代产教融合促进中心主任、上海浦东新区金桥互联网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李俊宝、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张迎春、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米红林教授、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黄婷婷、副院长施云美、上海协顺机械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冕、上海玉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耿辉、乔治费歇尔精密机床(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市场和销售支持部总监周迪、爱康企业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邱强、巴玛克电气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行政主管盛玉蕾等20余人。活动由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副校长、科协副主席王向红教授主持。

交流会上王向红副校长致欢迎辞,欢迎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及示范企业来校指导交流合作,并重点介绍了学校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一体两翼”专业布局,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信息通信、新兴数字产业方面的专业发展、产教融合的订单班人才培养、“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成果转化、长三角职业教育产科教创新联盟和上海南部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等情况。

彭新开会长介绍了创建于1970年上海市模具技术协会的发展概况,特别是第十届理事会成立来在科技赋能、人才赋能、融合赋能等方面所作的工作。

李俊宝主任介绍了上海浦东新区现代产教融合促进中心、上海浦东新区金桥互联网创业服务中心成立的背景,以及在现代产教融合、互联网创业服务所作的工作。
会上,示范企业代表还介绍了公司概况、技术难点、人才需求等,并与现场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中德工程学院进行了互动对接交流。参观了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实训中心。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增加了协会、学校和企业的相互了解,拉近了三方的友谊,特别是三方的作用和需求。后续将充分发挥协、校、企优势,加强三方合作、产学研融合,助推协、校、企共赢发展。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60年,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上海市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立项单位,曾荣获“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地处上海市奉贤区,另有闵行校区、普陀校区、金山校区等三个分校区,总占地面积近80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一万余人。
学校精准对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信息通信、新兴数字产业等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及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现有招生专业38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8个,上海市重点专业11个,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干,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叠加的“一体两翼”专业布局。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根植行业、校企联手、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获批教育部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17项(含特等奖2项)、省部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级重要竞赛奖项100余项,获上海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省部级重要竞赛奖项300余项。
学校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导向,重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牵头成立长三角职业教育产科教创新联盟、上海南部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获批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个、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建有国家级5G移动通信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上海市级通信与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自动化设备维修维护公共实训基地、电子与通信开放实训中心等公共实训基地及上海市第22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十四五”期间,学校对接芯片业、通信业、软件业、制造业等电子信息全产业链,打造支撑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高地,努力成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